相關水晶工藝品的雕刻與裝飾造型藝術
發布時間:2014年09月19日 點擊數:
相關水晶工藝品的雕刻與裝飾造型藝術
水晶工藝品是由水晶材料(天然水晶、水晶玻璃)制作加工的工藝美術品,具有實際使用和裝飾美化環境的雙重功能。由于其材料的珍貴性、設計的獨特性、制作的精細性和造型的美觀性以及強烈的裝飾藝術效果。使之又具有較高的欣賞價值和收藏價值。水晶工藝品的裝飾造型設計的關鍵,是通過雕刻等工藝進行裝飾造型和色彩效果設計,每一件水晶工藝品的裝飾造型都要依靠雕刻來完成。
要理解雕刻在水晶工藝品裝飾造型藝術設計中的重要性,首先要了解雕刻工藝的內容和方法。水晶工藝品主要是通過對水晶材料的內外雕刻(包括切割、打磨、拋光)、設色、裝配等工序來完成,其中雕刻是完成作品裝飾造型藝術的重要環節,決定作品的成敗。雕刻,分外部雕刻(包括切割、打磨)和內在雕刻,一件作品的設計首先是內外雕刻的設計,除內雕可因作品設計需要取舍外,外部雕刻則是任何一件水晶工藝品必不可少的。
水晶外雕
水晶外雕雕刻工藝有三種:1.平磨雕刻,也稱平雕,主要用于各種形狀平面的雕刻。2.噴砂雕刻,也稱砂雕,主要用于水晶表面凹凸文飾的雕刻。3.金剛砂鉆雕刻,也稱深雕,主要用于水晶表面圖案的滲透性雕刻。
水晶內雕
內雕目前只有一種方法的雕刻技術,即激光鐳射雕刻,主要是通過三維成像技術,將預設圖案立體雕刻于水晶內部,這是一種現代化高科技工藝技術。由于激光鐳射是以水晶內部被激射后形成的碎點連接成圖案,不能改變水晶內在結構的化學原性,因此其圖案只呈白色,目前尚無彩色內雕技術問世。
砂雕
砂雕,即噴砂雕刻,根據作品要求在水晶體表面粘貼切割成形的不干膠文飾或圖案,然后用金剛砂噴槍激射表面,使之刻畫出文飾或圖案,有陽刻、陰刻之分。這在水晶工藝品裝飾造型藝術設計中一般作為輔助工藝(也有作為主題的作品),主要為補充文字說明或花邊裝飾服務。
平雕
平雕,即平面雕刻(這里可以包括凹弧形面與凸弧形面),是精細外雕加工手法的一種。運用光折射和發射原理,雕刻各種形狀的刻面,如方形、長方形、三角形、圓形、不規則形等。不同刻面在透明水晶體上產生不同效果,因而在整件作品上呈現不同的視覺美感。否則只能是胡亂拼湊,盲目制作,而失去整體裝飾造型藝術效果。
深雕
深雕是采用不用型號金剛砂鉆在水晶體表面進行深入性雕刻,多采用陰刻手法,一般從背面雕刻圖案,以正面透視表現效果,使之更能體現圖飾的立體感和真切感。而所雕刻的圖案多為整個工藝品的主題,水晶體和其它構件則相當于鏡框裝裱襯托圖案的作用。因此在利用深雕工藝造型是應注意“反刻正視”效果,避免“正刻反視”而造成浪費。雕刻手法借鑒一些傳統雕刻技法,如石雕、竹木雕、玉雕等,以加強水晶深雕技能,提高水晶工藝品裝飾造型藝術水平。
激光內雕
激光內雕的成就在于不損壞水晶結構的情況下,將電腦制作的三維成像立體圖雕刻于水晶內部,目前已廣泛應用于水晶工藝品的制造加工。激光內雕技術可以運用于單獨主題式工藝品的創作,也可以作為輔助主題式的工藝品創作。綜上所述,雕刻工藝在水晶工藝品的裝飾造型藝術設計中的重要性,是求得最佳藝術效果的主要手法。
水晶玻璃工藝品是中國傳統工藝和現代科學技術相結合,融合了多種工藝技術和文化素養,蘊涵東西方美學思想,集藝術價值、經濟價值、收藏價值于一體的工藝美術產品。因此在水晶工藝品設計中應加深對各種工藝技術的認識,擴大設計者自身的知識面,以市場、消費需求為導向,不斷探索、采用新工藝和新技術,以期不斷取得水晶工藝品在產品設計、開發、生產上的新突破。
廣東有機玻璃工藝品具有高透明度,透光率達92%,有"塑膠水晶"之美譽。且有極佳的耐候性,尤其應用于室外,居其他塑膠之冠,并兼具良好的表面硬度與光澤,加工可塑性大,可制成各種所需要的形狀與產品。另板材的種類繁多色彩豐富(含半透明的色板),另一特點是厚板仍能維持高透明度。
用途
PMMA具有質輕、價廉,易于成型等優點。它的成型方法有澆鑄,射出成型,機械加工、熱成型等。尤其是射出成型,可以大批量生產,制程簡單,成本低。因此,它的應用日趨廣泛,目前它廣泛用于儀器儀表零件、汽車車燈、光學鏡片、透明管道等。
有機玻璃是繼陶瓷之后能夠制造衛生潔具的最好的新型材料。與傳統的陶瓷材料相比,有機玻璃除了無與倫比的高光亮度外,還有下列優點:韌性好,不易破損;修復性強,只要用軟泡沫蘸點牙膏就可以將潔具擦拭一新;質地柔和,冬季沒有冰涼刺骨之感;色彩鮮艷,可滿足不同品位的個性追求。用亞克力制作臺盆、浴缸、坐便器,不僅款式精美,經久耐用,而且具有環保作用,其輻射線與人體自身骨骼的輻射程度相差無幾。有機玻璃潔具最早出現于美國,目前已占據整個國際市場的70%以上。
相關信息